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破冰ab01对比欧博2代 > 新闻动态 >
在夏季,常常能见到一群群男人身着简便的短裤,衣衫有些凌乱,舒适地沐浴在阳光下,享受着炎热的天气。有的在树荫下悠闲地消磨时光,低声交谈或是小憩;有的则摇着蒲扇,随着阵阵风声,笑声传入耳畔。北方人亲切地叫这些人“膀爷”,而在江南地区,则戏谑地称之为“赤膊党”。
在晚清时期的什刹海,这样的场景尤为常见,常有一位身影特别引人注目。他的面容总是挂着轻松愉快的笑容,手中摇晃着一把蒲扇,和周围的朋友们谈笑风生,什么话题都能聊,毫无拘束。从宫廷内部的琐碎小事,到民间的轶事趣闻,他总能随意切入,滔滔不绝。
然而,千万不要被他的轻松形象迷惑,这位看似普通的“膀爷”可不是一般的庶民。他的真实身份远非寻常人可比,他就是清朝皇族成员,爱新觉罗·奕誴,大家都叫他“五王爷”。
奕誴是道光帝的亲生儿子,排行第五。与咸丰帝奕詝是同母异父的兄弟,虽然两人只相差六天,但命运却给了他们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。那么,为什么他的命运如此波折呢?据史料记载,奕誴从小性格粗犷,不拘小节,不热衷读书,给道光皇帝留下了极差的印象。在他年仅十五岁时,道光帝决定将他过继给已故的三弟、惇恪亲王爱新觉罗·绵恺,这样一来,奕誴不仅失去了皇子身份,还被降为惇恪郡王,连他的母亲也从皇宫嫔妃降为贵人。
展开剩余62%年轻的奕誴正处于叛逆期,眼见自己失去了皇子身份,这一切让他感到极大的羞辱与困惑,内心充满了不甘与沮丧。奕誴此后不再如往日那般生活在宫廷的荣华富贵中,而是走入了百姓之中,随性自在地与民众接触,不再拘泥于皇室的威严与礼节。每逢夏季,他便悠然自得地坐在什刹海畔,周围是陌生的市井百姓与熟识的朋友,举杯畅饮,谈笑风生,完全一副洒脱不羁的模样。
据说,奕誴在宴请客人时,一直坚持只给大家喝酒,而不给他们正餐。若有人请求饭菜,他便会端出一盘让人忍不住皱眉的韭菜包子,看到客人们痛苦地咀嚼,他竟会开怀大笑。这些做法看似不近人情,实际上却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苦涩,也暗示着他对父亲道光皇帝冷酷无情的抛弃进行的无声抗议。
尽管奕誴看似放荡不羁,实际上他有着坚定的原则和不妥协的立场。历史上,他并非一个完全随波逐流的废物。1860年,英法联军侵入北京,咸丰帝仓皇逃往热河,奕誴曾悲恸万分,跪在皇帝脚前,恳求皇帝不要放弃宗族,甚至表明愿意为家族赴死。又如1865年,当慈禧太后企图废除同治皇后时,作为宗人府宗令的奕誴,毫不犹豫地坚决反对,表示无法接受废除皇后制度的要求,并公开拒绝执行这一命令。
外人眼中的奕誴或许是个不拘小节、逍遥自在的人,然而他心中却始终坚守着属于自己的原则和信念,哪怕面对权力更大的慈禧太后,也难掩他那股与生俱来的气节。百姓们称他为“贤王”,他常常赤膊上阵,与百姓畅谈,了解民间疾苦,冬日里,他会和小轿夫们共饮二锅头,表达自己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。同时,他也时常为百姓出面呼吁,力求带来更好的治理与善政。
奕誴最终于光绪十五年(1889年)去世,享年58岁。死后,他被追封为惇勤亲王,留给后世的是一个复杂且独特的形象。
发布于:天津市
